| | 开发区十大平原水库让水存起来 | | | | | 开发区十大平原水库让水存起来 ——金海湖,蓄住8个九山河 作者:记者柯哲人报道组朱丹璇叶琳来源:温州日报发布时间:2014-03-07 去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高尔夫,钓鱼,划船,游泳,漫步沙滩……这一切听起来,似乎有点不可思议。而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的金海湖公园,却让这一切慢慢变成现实。同时,金海湖将被作为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十大平原水库之一,担负起“五水共治”中防洪水、排涝水的功能,为开发区打造美丽浙南水乡,营造良好的水环境。 开发区年平均降水量约1700多毫米,集中在4~6月(梅雨期)和7~10月(台汛期)。降水虽多,但由于气候和地貌影响,大量水资源贯穿入海而留不住。“要建设人水和谐的开发区,首要的是蓄住天上水、留住地表水,才有更好的水环境。”开发区海洋渔业与农林水利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去年的“菲特”台风,让开发区行洪体系经历了一次考验,排洪过程中还存在卡口,城市防洪东片一期、二期工程尚未建设完成,城市综合防洪、排涝体系还不完善,尤其是开发区原353万方的蓄水能力,更成为当地抗涝的最大制约。这就对水利工程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通过工程措施,修建一批具有调节能力的控制性水源工程,把水蓄起来进行水乡营建。金海湖公园位于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金海园区的核心区,金海大道贯穿其中,规划总面积1200亩,其中水域面积约360亩。公园与三甲河及防风林带等生态廊道相连接,是集蓄洪、休憩、亲水于一体的生态型公园,是开发区“五水共治”建设美丽浙南水乡的重点工程。建成后,将成为美丽滨海水乡新城的标志性绿化生态区域。目前,金海湖公园一期670亩已完成建设,二期工程正处于湖面挖掘阶段。据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建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应舒介绍,金海湖公园里的两大湖面均由挖掘形成,最深为5至7米,加上紧挨着的滨海塘河水库,蓄水量在135万方以上,相当于8个九山湖水量,湖水汇聚了大罗山上的来水和平原雨水。汛期时,可以通过放闸将水通过瓯飞工程排至外海。记者从开发区水乡办获悉,未来几年,开发区要建设滨海塘河、环城河、三甲河、金海湖片的10个平原水库,主要通过实施“强塘”工程、完善调蓄水功能、实施河网生态补水工程,大幅增强沿海平原城市蓄洪排涝抗旱能力,全面推进城市蓄洪建设,通过深挖河道、完善河网体系,创造优美的水生态景观,打造环湖水岸景观带,提升水乡城市品质。加快实施“强塘”工程,将续建东片防洪一期工程,启动东片防洪二期工程,形成防洪闭合圈,完善沿海防洪御潮体系、城市防洪排涝体系。拓宽并整治主干行洪河道,恢复和控制城区适宜水面率,提高行洪效率,加快低洼地区改造。完善调蓄水功能,结合服务农业灌区建设,在丁山堤塘等海塘和区内“一核、三片、五组团”等区块水域内,合理布局建设两个挡潮闸和3个内河节制闸,合理调度和发挥现有8个挡潮闸和24个节制闸的调蓄水作用,根据气候和储水状况,对全区地表水进行调蓄。实施河网生态补水工程,通过实施工程措施,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和科学调度,确保河流不断流、滩地不萎缩、水质要达标,生物多样性得到保育,自然环境得到有效保护,构建滨海水乡水系生态景观网,呈现水波荡漾、波光粼粼的水乡美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