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滨海集团聚力攻坚龙湾二期4#围区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前期 | | 【 作者:滨海集团办公室 鲍悠然 ;集团项目经营部 李海乐 】 | | | 为尽快完善我区城市功能,加快产业转型,提升片区品质,滨海集团成立工作专班,加快推进龙湾二期围垦4#围区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前期项目进度,定期召开专班会议,定人定责定时限,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推进用海审批、项目技术编制、产业园定位及产业论证、融资方案“四轨并行”,做到用海论证面积、坐标、用海综合图划分与市政道路项目技术指标完全一致,市政道路公益审批工作与工业用海挂牌工作协调推进,产业项目收益在支撑产业园本体投资的同时,具备支撑部分市政道路的融资平衡,项目谋划与金融机构融资方案同步实施等,高效高质推进整体项目进度。具体工作成效和做法如下: 一、精准组合布局,高效推进用海审批。 滨海集团积极对接市、区资规海域处,委托专业编制单位形成技术论证团队,充分分析经国家海洋局备案的《龙湾二期历史围填海处置方案》与现有的4#围区城市规划成果,分析4#围区市政道路布局,合理划分审批单元和确定审批主体,细化宗海图组合,确保如期通过用海论证专家评审。同时按照程序做好审批类用海论证环节、用海审批申请环节的公示及答复,做好用海审批的现场核查。于今年9月6日完成4号围区市政工程及天瑞大道南北延伸段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的公示,9月16日召开专家评审会,根据专家评审会意见修改后在9月29日发布用海使用权公示,现在完成公示环节。目前正在进行海域使用权申请审批材料组件工作,具备组件上报省厅审批条件。 二、新发展理念引领,创新谋划基础设施建设。 滨海集团负责实施4#围区,具体范围为北至滨海十八路,西至天瑞大道(不含),东至龙湾二期围垦东堤线,南至滨海二十五路(不含),拟建路网长度23.95km,预计总投资约28亿元。项目本身体量较大,为了克服短期财政资金困难,集团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国有企业投资经营项目先行建设4#围区市政设施,谋划在4#围区投建未来智能产业基地,以“产业+市政配套”的模式构建园区发展新格局。一是合理分包实施4#围区市政道路项目。为使市政道路实施的整体技术要求和项目融资相匹配,集团在做到市政道路“全域谋划、统一设计”的前提下,与土地资源分批组合,将市政道路进行合理划分包装成2-3个项目包来实施。二是着力推进“产业+市政道路”模式。目前,集团计划先行将未来智能产业基地一期与10亿元左右投资额的市政道路进行包装。经测算,第一期未来产业基地建筑面积40万平方,本体投资约13亿元,建设运营3+15年,通过租金收入及出让实现30亿元的经营收入,扣除利息及税金成本后能够支撑9亿元的市政道路配套投入。集团已委托温州经规院形成未来智能装备(水暖电器)产业基地及周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可行性论证成果,计划于11月中旬完成立项备案,后续将开展市政道路部分的设计招标、地质初勘、原地坪测量等工作。 三、合作联动协同,论证项目建设与融资匹配度。 国企以经营模式先行支撑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工作是关键所在。滨海集团委托咨询单位编制未来智能装备(水暖电器)产业基地及周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融资模板方案,邀请了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发展银行及地方银行共计20家金融机构,于今年7月23日下午召开项目融资洽谈会议,介绍项目情况,公开发布模板方案。鼓励各家银行根据融资模板方案,结合不同银行自身融资政策和特点,各自提出有针对性的项目融资的基础条件和财务技术指标,通过大面积公开发布模板方案,集思广益,争取落实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合作对象。目前,已经有中农工建交5家国有银行、3家股份制银行、2家城市商业银行提交项目融资方案,集团重点锁定5家银行作为优先对接单位,并基本达成共识。该5家银行承诺项目立项完成后,立即启动融资方案审批工作。 | |
|